把握互聯網企業服務的核心本質,真正的幫助創業者無門檻完成創業第一步!
時間:2025-08-29 10:10:47 作者:zz 來源:互聯網
跨境貿易,海外知識產權保護成為新痛點。近期,山東省淄博市博山一家做陶瓷貿易的跨境電商已經示警。因第三方代理機構涉嫌偽造律師簽名、編造虛假使用證據等違規操作,這家電商的海外注冊商標,正面臨被美國專利商標局撤銷的風險。無獨有偶,另一家出口輕工制品的跨境電商,也正陷入同樣的商業風險。
對于跨境電商而言,這種后果無法承受。若商標被撤銷,其在亞馬遜平臺的品牌備案及相關權益將全部失效,這不僅影響商家的品牌推廣和營銷,更意味著其失去了市場“通行證”和“護身符”。
兩家電商的“商標危機”,折射出跨境電商海外知識產權保護面臨的普遍困境。
首先,是代理機構“埋雷”。部分海外代理機構資質存疑,信用缺失,為了獲取不法利益,甚至偽造文件,虛假承諾,導致企業注冊商標被撤銷或申請的專利失效。其次,是信息壁壘難破。企業對目標國法律規則和審查程序不熟悉,風險預判不足,缺乏有效應對。最后,是維權成本太高。跨國訴訟周期長、費用高,中小企業一旦陷入海外知產糾紛,往往知難而退。
在這兩個案例中,政企協同響應、專業干預,成為破局的關鍵。
博山區市場監管部門在接到國家平臺監測預警后,立刻成立專家組對企業全程指導,通過“重新申請+項目細化”方式,幫助企業在美國提交新的商標注冊申請,并獲得商標受理通知書。企業搶在原商標被撤銷前,在亞馬遜平臺進行新的商標備案,完成新舊商標的無縫切換。目前,兩家電商在亞馬遜平臺店鋪均可正常運營。
警情解除,但隱患仍在。對于跨境電商而言,預防海外侵權,需全鏈條防控,筑牢知識產權保護的“護城河”。
第一,布局前置化。根據業務規劃,提前在目標市場完成商標、專利注冊,避免“裸奔”出海。
第二,規則本土化。深入研究當地知識產權法律,動態跟蹤政策變化,如歐盟近期推出的商標異議程序改革。
第三,管理精細化。嚴選合規代理機構,定期審核合作方資質,并對研發、銷售團隊開展專項培訓。第四,監測常態化。借助專業工具或第三方服務,實時監控競品動態和商標搶注行為,例如,通過WIPO全球品牌數據庫進行檢索。
從“被動救火”到“主動防御”,跨境電商的知識產權保護需要迭代升級。隨著RCEP等國際協定中知識產權條款的落地,跨境電商唯有補好知識產權保護這一課,方能在全球化競爭中走得更遠。
電話:--
加我微信,一對一專屬咨詢